近日,河南一小学老师的“辞职信”刷屏了,一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此事关注度越来越高,在社会上也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在对该教师表示同情之时,更想知道这位写辞职信的班主任是否真的辞职了?认为如果这样的话,就太可惜了。
一、事件回顾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么样的:这名老师将学生的默写情况发送到家长群里,引起部分家长的不满,声称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一万点的伤害。
以至于家长说不登门道歉,就誓不罢休,甚至扬言要去教育局投诉该老师。该老师迫于无奈,辞去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向家长们说明情况,以至于递交辞呈,告别这份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工作。
还有一张家长群里的微信聊天截图:
二、最新进展
该事情发生后,西平县教体局、师灵镇中心校、牛集小学非常重视,分头做好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思想工作,确保学生、家长和老师均能够尽快平复心情,投入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县教体局指派分管领导带领工作人员和相关心理咨询人员到校指导和帮助工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老师与家长充分沟通。王老师未再提起请假条中流露出的辞职想法,也未向组织提交。目前,老师在正常上班工作,学生照常上课学习,家长也表示对老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王老师发布的公开信图片
三、各抒己见
同情老师者多于指责者。
✎支持方
@赵留安
这个世界,最不应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应该被娇惯的是孩子。小错就管,才能大错不犯。让老师管孩子,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和保护……
@半度
对待孩子,有时候打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80后的学生哪个没挨过父母的打骂,老师的罚?我经常被罚扎马步,但是我依然孝敬父母,尊重老师,你懂得他们的爱你就明白自己的不足,你就会努力做好自己,当爱已成往事的时候,你会感觉孤独!
@成群
老师吵孩子罚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对孩子不管不问。
@wjyth
若不是我已经选择了这份职业,如果让我现在重选,我肯定不会再当老师了!当然我确实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可是这些种种可怕现象,真的会让初出茅庐的我们对这个职业感到惶恐不安,甚至害怕接触这个职业!
@今朝
这些家长自己一方便想要特殊待遇特殊关照,塞卡拖关系请客,自己打破规矩,另一方面又大肆宣扬老师吃拿要,都是别人的错,从不自己照照镜子。人人都想抢跑,人人都不甘落后,也不是一个两个老师的错。
@L
此刻,看到如此新闻,心里不由一震,也该深思深思,坚守着这个职业,希望和未来到底在哪里?都说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老师三方面相结合,可没有了信任,只剩下了苦苦相逼,最终害了谁?!
@Mountain King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无尊严,何以传道?生不尊师,何以明理?
@染指流年
80后,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去学校报名。每次都是和老师说。不听就往死里打。没棍子他送过去。那些年,手掌吃了多少竹笋炒肉啊。现在挺感激当初那个严厉的老师。
✎反对方
@馨馨
现在补习班增加了家长太大的压力。孩子的作业家长检查签字,请问老师干嘛呢?你看着你的学生交上去,全是对号的作业,你知道你的学生哪里没学好,没掌握好吗?为了让老师不放弃自己的孩子,家长给老师送礼请吃饭已是正常现象。
@来去自如
现在老师被家长无法理解,其实老师也是替个别背的锅,俗话说,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就是个别人把老师形象毁了。
@天道酬勤
现在教育好像都成家长的事了,那还要老师干啥?白拿工资吗?如果在课堂上把知识都教会,多辅导差生,还需要辅导班吗?为自己班级办辅导班的老师,你扪心自问一下,到底目的何在?
四、事件分析
1、教师:家长过激行为反应会让老师产生恐惧
西平县小学老师的一封辞职信在网上传播后,引起了众多教师的共鸣,郑州市二七区政通路小学的景松峰校长认为,这封辞职信显示出一名小学教师在被家长威胁要“登门道歉”否则就“到教育局反映”的情况下,显示出的一种无奈、惶恐和对教师职位绝望的情绪,令人心酸,但这种消极的态度还是不可取的。
景松峰认为,在全班家长的微信群里,发布学生的默写情况,这会让那些成绩好的家长和学生感到脸上有光,而对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和家长,会因此感到很没面子。在这一点上,这位小学老师做得确实有点欠妥,但并不是什么大错,家长没必要因此上纲上线,要求老师登门给学生道歉,完全可以通过私下沟通的方式,把此事化解掉。
郑州市淮河路小学的金老师说,作为小学的班主任,大多工作压力较大,不仅要教好孩子的文化课,还要负责孩子在学校的其他事务,每天忙得团团转,许多教师,为了提高班里孩子的成绩,连自己孩子的功课都没时间辅导。因此,家长们需要多多理解。
郑州育才小学的张老师说,大多小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非常高,有一部分家长一方面要求孩子成才,另一方面又进行“过度保护”,一旦听说孩子在学校被老师当众批评或责罚时,就本能地做出过激反应,不仅会影响孩子对老师的尊重,还会让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产生畏惧。
2、家长: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应该多理解
在网上看到“小学老师辞职事件”的报道后,虽有些家长认为老师把学生成绩发在家长微信群里有失妥当外,不少家长对这位老师表示了同情。一名家长认为,家长如果不能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形象,就不可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一名家长讲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平时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家长如果发现老师在全班的微信群里公布了自己孩子的差成绩,可以私下找老师沟通,指出老师的做法不妥当,而不是当着孩子的面指责老师,让老师向孩子登门道歉,这不仅会让孩子从此不再“敬师”,还会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斤斤计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成绩提高。
“小学的老师都比较辛苦,尤其是班主任,除了教学外,还要批改作业,管理孩子们的课外活动等,应该多理解和包容他们。”学生家长藩国栋说,每一位老师,都想把班里的每一名孩子都培养成才,这与家长的想法都是一致的。所以,家长不要轻易把老师当成对立面,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与老师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去教育、管理、督促孩子。
五、教师沟通注意事项
在网络时代,很多教师都建立了家长微信群,以便和家长实时沟通。这是典型的集体沟通方式,相比个别沟通,集体沟通蕴含的学问更大。
曾国藩曾说过:“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在家长群里,应多采用积极的态度,对孩子的努力和成绩给予表扬,而不是批评孩子不努力。因为对犯错误的人来说,被当众批评带来的激励作用甚小,所造成的伤害却很大。
在家长群中还可以分享教学进度。许多家长抱怨无法从孩子那里听到“实话”,不知道教学进度和学习任务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在家长群中分享教学进度和学习任务要求,这无形中延长了教师的手,使得教师和家长的合作更加“亲密无间”。
课成教学研究院在这里也给各位老师支支招,在班级群里,哪些应该做?哪些不该做?
不该这样做
1、在班级群中点名批评孩子、公布成绩、排名等信息,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时也会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2、过度依赖班级群,学生日常的一举一动都要发布到班群中,却忘记了“面对面交流”才是最好的沟通。
3、在班群中“募捐”,小到学生的学习用品,大到奖品、演出的服装道具……
4、不经考证随意转发网上信息,造成家长不必要的担心。
5、“发号施令”式的说话方式,交代完家长就撒手不管了。
应该这样做
1、尽量在班级群中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和成绩排名。
2、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老师可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班群中与家长交流。
3、试着在每一条通知后加上“不用回复”几个字或类似的话语,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信息的干扰。
4、注意说话方式,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5、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
总之,无论如何,
老师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同时,
也希望家长们能多多谅解。
家长和老师之间彼此信任、理解,
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
走上理想的彼岸架起一座桥梁。
本文由课成网校http://wx.kwk100.com编辑发表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