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提高教师待遇、改善职称评比体系,提高公办教师“获得感”等声音让教师这一群体再次受到关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外培训行业、在线教育等的兴盛,给老师带来了更多选择。

曾几何时,教师这份职业是那么令人向往,几乎很少有人会从教师岗位上提出辞职,而如今随着一篇关于杭州教师“辞职潮”的深度报道,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一位从教30年的教师这样说:“刚开始很震惊,现在听多了竟然麻木了,连身边的熟人离开也觉得正常。”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河南省实验中学女心理教师顾少强的一封辞职信瞬间刷爆朋友圈,我们佩服她的任性,羡慕她的情怀。没想到才三年时间这份任性就成了常态,这种情怀就遍地开了花。

2016年8月16日绍兴稽山中学语文老师蔡朝阳(网名“阿啃”),在个人微信公号上写了一篇《我只是不想再浪费生命了》作别20年的中学教育;随后开始经营自己喜欢的教育出版和教育营地建设。

2016年11月1日苏州星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师的史金霞在微博上高调公布了辞职的决定,“我辞职啦!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天大地大,东西上下,任我行”。随后开办了个人网校,独立承担一个几百人的教育社群的校长、老师的责任。

2017年8月5日《都市快报》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重磅消息!叶翠微将不再担任杭州二中校长!已任职17年,谁将接替他?”的消息。

 被称为“铁饭碗”的教师岗位为何会迎来“离职潮”?

1

教师身心俱疲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中学专任教师工作量状况及标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教师每周工作时间都在54小时以上,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时间25%,一些地区的高中主课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长甚至达到16小时。

此外,教师所承担的工作内容繁多,许多非教学的“隐形工作”,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实际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不足总工作时间的1/4。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教师培训、竞赛、写论文、教科研课题、职评,还要应对种类繁多的检查验收……毫不夸张地说,忙碌成了常态。

之所以累到如此地步,是升学压力、僵化管理以及承担了太多与教育本身不甚相关的职责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如果只是时间精力的付出,虽然辛苦,但基本上还属于可以接受的“身累”。最可怕的是,应试功利之风盛行,戴着镣铐的滋味令许多有教育情怀的教师陷于“心累”之中,根本享受不到教书育人的成就和快乐,惆怅难言,无从化解。

由于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家长的高要求也会给教师施加很大压力。家长对教育的不同理解,更常常令教师感到左右为难。

在重重高压和束缚之下,在教师们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课外培训的火爆和民办学校的崛起,正好给教师的“逃离”提供了契机。

2

教师岗位待遇不理想

前些日子,安徽某中学老师因在微信群里面谈论扣除养老、事业、医保等费用过多,工资过低而感到不满的牢骚话语,导致学校对这位教师进行了全校的通报批评,并取消高一年级三班班主任资格。这一事件在网络上瞬间引起对于老师待遇问题的讨论。

有人说教师不应该把待遇看的那么重要,主要的是要有做蜡烛、做春蚕的情怀。

是的,没有情怀做不了老师,但蜡烛还得有个蜡台才能发光,春蚕也得有桑叶才能吐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契约精神渐入人心的时代,如果课外培训和民办学校让你发挥自己情怀的同时,给予你所需要的"营养“,那你走还是留?

3

教师地位下降、不被理解

教师的地位下降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师生关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越来越差,很多人只看到老师的长假期和看上去轻松的工作,不知道这些表象之下老师的辛苦。不可否认这些年来一些老师师德出了问题,可是这仅仅只是个别啊,在媒体的放大后好像整个教师界都有错一样,一个人的错为何要那么多人“背黑锅”

去年来“教师效绩薪资改革”“退休薪资改革”等等很多针对教师的改革消息发布,可是真正落实的没有几个,很多一线甚至把这些改革的消息戏称为“画饼充饥”,希望教育部真正拿出一些“饼”来给一线教师。

4

校内校外平台各具吸引力

在白健鹰(在一线任教26年的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学校三年级语文老师)看来,留在学校也是出于教育情怀。“比起单一的知识传授,学校承担的更多是育人工作。”刘乐天(曾在公立学校任职的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副主任)也认为,公立学校并不功利,相比于拿奖、提分等诉求,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素养教育等方面具有优势。

在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基础教育研修中心副主任杨红兵看来,学校拥有最优质的资源,重视不同阶段教师的培训,这是校外机构无法比拟的。杨红兵介绍,从入职培训、日常教研活动到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学校为不同需求的老师提供了提升的平台。

对比在学校和机构的工作经历,Lilian(曾任职广西壮族自治区百强中学英语老师、现在某知名互联网教育机构从事英语核心课程研发)认为,学校里老师的发展路径更稳定、更清晰,从普通老师、班主任到学科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再到管理者,几乎可以预见自己未来的样子,而在体制外则恰恰相反。“对我来说,校外平台更具吸引力,因为发展空间更大,可能性更多,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自我学习,薪资待遇上也是多劳多得。虽然压力比在体制内大,但同事间的竞争关系也让人特别有动力去提升自己。”Lilian说。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校外培训行业、在线教育等的发展,“编制”的诱惑力正在减弱。刘乐天认为,学校平台所体现的吸引力更多来源自优质校,普通校留人压力相对大。随着时代变化,体制内待遇、晋升等问题会逐渐凸显,需要各方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校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公办学校教师的声音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基础教育研修中心副主任杨红兵

一方面,如何打造更专业的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准入、评价标准,让更多优秀、热爱教育的老师进来,值得学校等相关部门思考;另一方面,家庭、社会也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给老师充分的信任和空间。

教师期待的是社会的认同和关怀。除了提升学科教学能力,还需要内容形式多元的培养来帮助教师成为全面、有底蕴、有情趣的人,丰富教师的生活,也让学生受益。有了幸福的老师,才有充满正能量的教育。希望教师能够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职业,成为一个社会热门职业。

——北京市第九中学语文教师魏萍

课成网校